收藏本站 您好,欢迎来到太阳能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行业导航 产品 求购 企业 动态 展会 招聘
分享到:


6大系列举措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,4个方面促就业更长远更精准更灵活

富商网络转载

      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,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。省政府办公厅日前率先在全国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17条措施的通知》,从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促进就业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、实施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以及强化工作责任加强就业保障4个方面提出17条措施。

       更长远 通过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促就业
       “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,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。”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我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,就业形势总体平稳、稳中向好。今年1—7月,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8.2万人,完成55万人任务的69.45%;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.84%,控制在4.2%以内。但同时也应看到,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国际经贸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,就业领域仍然面临严峻挑战。“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,必须通过坚持高质量发展拓宽就业渠道,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。”
       为从源头促就业,创造更多新就业岗位,通知从经济社会发展的6个方面提出系列举措,包括:
       1.大力发展实体经济,稳住就业基本盘;
       2.培育壮大新动能,创造新就业岗位;
       3.鼓励创新创业,拓宽就业载体;
       4.拓展对外经贸,培育外向型就业;
       5.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,增强吸纳就业能力;
       6.支持乡村振兴,拓宽农村就业渠道。
       新政立足当前谋划长远,既突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变化,研究短期性、应急性的稳就业政策措施,分产业、分对象形成工作机制,做到未雨绸缪,也着眼高质量发展战略,着力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,促进高质量就业。
      据介绍,和以往政策相比,新政有不少新亮点。如,将创业孵化基地运营主体纳入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对象范围,符合条件的可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贴息贷款;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5年内大中专院校(含技校)毕业生、登记失业人员、就业困难人员,由创业地给予不超过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扶持补贴;将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对象放宽至个体工商户等。
       更精准 就业政策分类满足地方和企业需求
       通知提出,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。包括完善政策体系,分类满足就业需求;实施“护航行动”,加大援企稳岗力度;推行用工调剂,稳妥分流安置职工;帮扶重点群体,强化政策举措支持。对积极采取措施不裁员、少裁员的企业,按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%从失业保险基金中给予稳岗补贴。
       “通知首次旗帜鲜明提出分类满足就业需求,这就意味着将更多地‘放权给地方’,必将大大激发地方活力。”该负责人介绍,通知突出构建福建特色积极就业政策体系,明确提出鼓励地方加大公共政策产品供给,实施本地化举措,探索差别化试点,满足社会各类群体政策需求。“比如,针对山区可以对返乡创业多补贴,而沿海地区可以对大学生创业多补贴,让补贴更精准更接地气,而不是‘一刀切’‘撒胡椒面’。”
       “锦上添花”不如“雪中送炭”。对那些对受当前国际市场因素影响遇到暂时性困难的企业,通知出台不少“雪中送炭”的举措。如,明确提出各地可提高稳岗补贴标准;鼓励相近行业企业吸纳因市场因素造成失业的职工,每吸纳1人并稳定就业半年以上、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,可给予不超过500元的一次性补贴;鼓励各地政府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,对通过市场化渠道难以就业的困难人员予以托底安置。

       同时,为推进更精准就业扶贫,通知提出鼓励各类企业设立扶贫加工点、扶贫车间、扶贫基地,对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实现脱贫的,可按吸纳就业人数由各级就业补助资金中给予一定奖补。“比如,针对残疾人设立扶贫加工点或车间,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需求,又帮助贫困残疾人重燃生活希望,还赢得良好社会效益,一举多赢。”


(图文无关)

       更灵活 用专业市场手段提高服务质量
       通知提出,实施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。包括搭建服务平台,促进岗位供求匹配;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,提升劳动者能力;强化公共就业服务,创新供给方式;加强监测预警,应对失业风险。
       “新形势下,政府应该摒弃大包大揽,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服务供给方式,让更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。”该负责人介绍,如,通知明确加大对基本公共就业服务薄弱地区扶持力度,重点支持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通过购买服务,创造更多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等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。鼓励支持各类主体平等参与并提供就业创业服务,各地可在就业补助资金中,提取一定比例资金,用于购买一般性公共服务、社会管理性服务、技术服务、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项等服务成果。个人、单位(含村或社区平台)按照购买服务成果方式获得的补贴资金,不受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不得支出项目限制。“通过这些利好举措,能有效解决基层缺少‘人’和‘钱’的瓶颈,打通最后一公里,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。”
       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迎来新契机。通知首次明确,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灵活多样的招聘活动,多渠道搭建供需对接平台,促进供需服务精准匹配。
       轻点鼠标,就能享受“零距离”就业服务。根据通知,我省将推行“互联网+就业创业”服务,建立全省智慧就业大数据应用平台,推广“手机摇工作”等应用,推动服务向移动端、自助终端延伸,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求职招聘服务的获得感。
       为强化政府促就业责任,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党委要高度重视,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地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。加强部门促进就业协同,各部门密切配合打出“组合拳”。同时,健全督查落实和考核激励机制,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,纳入党委、政府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。对抓落实有力有效、大胆试点创新的,加大政策和资金倾斜力度;对工作成效突出的,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。
    (原标题:我省率先在全国出台促进就业十七条措施 多措并举促就业释放利好新信号 记者 潘园园)

分享到: